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題:抵御寒潮 守護溫暖——探訪戶外勞動者
新華社記者
國網沈陽供電公司變電運維班班長邱磊和技術員嚴曉宇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拿著測溫儀和記錄本走進220千伏渾河變電站場區,對設備進行例行巡視。不一會兒,他們的睫毛和眉毛上就結了層冰霜?!罢涤宥榷?,低溫導致用電負荷不斷增大,容易配電設備故障增加?!鼻窭谡f。
29日,東北、華北等地遭遇一次大范圍寒潮襲擊,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連創新低,來自中央氣象臺的信息顯示,29日至30日是本次寒潮影響的主力時段。相關地方和部門迎“寒”而動,一個個忙碌的身影行動起來,做城市溫度的守護者、抵御寒潮的堅守者;用愛心為戶外勞動者傳遞溫暖,讓城市更有溫度。
他們是城市溫度的守護者。29日4時30分,南昌市紅谷灘區玉禾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環衛工人陶蘇珍就開始工作了,她穿著厚厚的冬裝,用力地清掃著街道,“陰雨天落葉貼在地面上增加了清理難度,為準時完成清掃工作,今天比以往提前半個小時到達?!?/p>
本輪寒潮天氣降溫劇烈。陶蘇珍說,公司在寒潮來臨前為陶蘇珍和同事新發放防風雨衣、雨鞋、保溫杯等御寒用品。忙碌了一上午的陶蘇珍和往常一樣與工友們來到附近的紅色驛站休息。這一天,驛站志愿者還為環衛工人們精心熬制了姜湯。
臨近晌午,在北京市西城區大六部口胡同,凜冽的寒風呼嘯著,騎手朱云龍穿著厚厚的工裝,戴著厚圍脖和冬季頭盔,穿著棉護膝,電動車后餐箱裝得滿當當,將一袋袋生鮮食材送進各家各戶。
他們是抵御寒潮的堅守者。29日天還沒亮,甘肅省敦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民警王生明穿上棉大衣、戴上棉帽子走出了家門。雪后路滑,他必須提早出門,這樣才能在8時抵達三四十公里外的黨河公安檢查站工作。
王生明(右)與同事正在清理冰面。(受訪者供圖)
敦煌氣溫已降至零下15攝氏度,地處茫茫戈壁的黨河公安檢查站寒風凜冽。作為敦煌市西側唯一的卡口,這里每天有百余輛車過卡。王生明和同事們拿起鐵鍬,清理檢查站周圍的冰面。
作為我國煤炭主產區,冬煤保供期間的晉煤外運工作十分重要。承擔晉煤外運任務的太焦鐵路每天有40多趟客貨列車從這里通過。每到嚴寒期,沿線隧道內拱頂、邊墻、地面上都會凝結起冰柱,給列車運行帶來安全隱患。這時,除冰就成為“打冰人”的重要工作。
清晨6時,穿戴好作業防護服,扛起6米長的打冰桿,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工務段沿寨打冰點工長程許良和工友剛到隧道口,比山間更強的寒氣撲面而來?!摆s快干起來,干起來就不冷了?!彪S著程許良的話音,一群人熟練地開始了工作。有的持鎬,有的拿鏟,一下又一下,冰柱應聲掉落。
在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牧民布仁特古斯家400余只羊在突來的風雪中走失。在草原巡防隊隊員、護邊員們以及牧民的共同幫助下,終于在雪地里找到了走失的羊群。
寒潮下,戶外勞動者用堅守傳遞溫暖,各地各部門用愛心傳遞溫暖。
為幫助解決寒潮下騎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北京多部門聯合企業為騎手做好暖心服務。在冬季聯動商家開展“冬季暖心餐”活動為騎手餐提供更多優惠,鼓勵外賣企業通過增加騎手郵資、設置跑單獎勵等激勵措施提高騎手收入。
南昌市在主城區設了167個紅色驛站,針對環衛工人、值班人員等一線職工的實際工作需求,提供微波爐、非處方藥品等日常服務,切實幫助解決熱飯、喝水等問題。(記者白涌泉、陳毓珊、王靖、許雄、陳旭、張玉潔)